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公告 > 行业新闻

政府购买公共服务,不能像买菜

2014/5/2 23:09:12点击:

  3亿元投入、上千个站点、10万辆自行车、100万人办卡……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,打造了“满街都是自行车”的亮丽风景线。然而4年多的时间之后,却陷入“车辆少、租车难”,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。“民心工程”成了“闹心工程”。不少网友跟帖感慨“对公共自行车彻底失望”。(据新华社)

  “遥想公瑾当年”,那是何等风光。首批两万辆公共自行车刚一推出时,每天一大早就被“一抢而空”。最高峰时,建有上千个站点,近10万辆自行车,近100万人办理租车卡。而现在,那些风光早已“樯橹灰飞烟灭”了。报道中说,在开设的“退卡办公室”里,狭小的空间被退卡市民挤满,他们填写的退卡原因大多是“使用不便、借不到车”。而运营此项目的公司据说“实际并没有大幅亏损,反而利润可观”,政府投钱了,民生工程烂尾了,但运营企业赚够了。

  以前争着租用,现在争着退卡,好好的民生工程,政府初衷很好地投入巨额资金,仅四年多就瘫痪了,不该问一问缘由吗?不该追一追责任吗?而且这种情况,又不单是武汉一城所独有。在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开建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中,能称得上好的,凤毛麟角。大部分失败的项目(也包括其他各类的公共服务类项目),都是轰轰烈烈、热热闹闹登场,而最后是灰头土脸、千疮百孔地退台。

 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,是时代潮流,很多发达国家对此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(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教训)。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,也是简政放权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因为政府再大、能力再强,也不可能包揽一切事物,也不可能管理全部社会活动。因为没有一个政府可以“无所不能”,所以就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的能动性、积极性、创造性,凡是市场能办的,交给市场去办。这样既会激发市场活力,也会有助于政府转变观念。

  然而必须明确的是,政府购买公共服务,不能像买菜。老百姓到菜市场买菜,是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”,给钱拿菜,一次性结清。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。但这种交易规则,不能简单地“推广”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上。政府部门如果只做采购方,只做给钱的,不仅不能开发利用社会力量,反而可能会造成大量宝贵资金和资源的耗费,甚至给暗箱操作、权钱交易广开方便之门。

  购买公共服务,政府部门既要做掏钱的,更要做管事的。这种“管事”,不是替企业去运营项目,而是监管企业运营项目。这就像家里装修,掏了钱之后总得留个人看着才放心,如果没有监督,一些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装修队就可能糊弄对付甚至偷工减料。政府部门花钱购买公共服务之后,就得像对待自己家里装修一样上心,承办企业做得如何,得有评估、有指标、有奖惩。而如果出现政府花了冤枉钱、百姓没有真受惠、企业倒是真猛赚,一是会让群众疑心“崽卖爷田不心疼”,二是会让人疑心这里面“有木有”猫腻,三是更会影响政府公信力。